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

2023-11-11 11:39:2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大河网讯(记者 臧小景)“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,大家都应该来看看。”10月31日,在红旗渠畔庙荒村村中心的千年皂角树下,村党支部郁林英介绍,庙荒村是红旗渠唯一穿村而过的村庄,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采风游玩。

  庙荒村隶属林州市黄华镇,坐落在太行山麓、红旗渠畔, 南靠山清水秀的天平山,北依雄伟壮丽的黄华山。“庙荒庙荒,连庙都荒”,曾经,庙荒村村如其名,荒凉凋敝,村民出行难、吃水难,300多亩耕地靠天收……是黄华镇最穷的村之一,还是省级贫困村。

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(图1)

  如今,沿渠往村里走,到处都能看到石梯、石楼、石板房、竹林、篱笆、古朴苍翠,小院的名字也格外“别致”:尚德小院、自强小院、和谐小院……昔日贫瘠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打卡地”、“河南最美乡村”。

  当天,记者跟随“精神的力量——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庙荒村,一起见证“荒”村的“蝶变”。

  “劈开太行山,漳河穿山来,林县人民多壮志,誓把河山重安排。”20世纪60年代,林县人民为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,在党的领导下,靠着一锤、一铲、两只手澳门新葡,在万仞壁立、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。

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(图2)

  “以前村子到处都是泥土路,2016年,我们在整村改造时,采用了小石板铺路,像我们脚下踩的这些方方正正的石块是购买的,这些不规则的石块,很多是咱老百姓从汉河道里边捡的。充分发扬红旗渠精神,我们在整村建设的时候,老百姓给我们省了很大一部分的人力物力。”讲解员告诉记者。

  随着6.8公里村内道路实现硬化,安全饮水蓄水池和灌溉水渠建成并投入使用,天然气入户工程完成并通气,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部分竣工,3个文体广场全部完工……一项项村庄建设工程的实施澳门新葡,让村里的街道宽了,路灯亮了,公交车通了,环境整洁了。

  “俺做梦都没想到村里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。”有村民感慨说。“父辈当年‘战太行’,现在我们要‘富太行’、‘美太行’。”郁林英说,“无论是修红旗渠还是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,道理都是一样的。只要党的政策真正为老百姓着想,老百姓就有的是干劲,就没有干不成的事。”

  “俺村背靠太行山,红旗渠穿村而过,发展乡村旅游肯定行。”看到好些村通过乡村旅游走上致富道路,郁林英多次外出“取经”。

  当年红旗渠是一寸一寸挖出来的,如今的乡村振兴也在一件一件具体扎实的工作中推进。基础设施完善后,村里开始打造特色民宿产业,从农家乐的设计、注册到培训烹饪、学习创业,村里为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。

  “现在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家民宿,在以前整片地方都是断壁残垣,我们现在在这块地方打造了一个中高端的民宿,里面有台球厅,还有KTV。”讲解员指着渠对面的石板房告诉记者。

  “刚开始,大家对民宿是没有概念的,因为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这个小山村,他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民宿,什么叫做农家乐,也是那个时候,郁是四处筹集了1万块钱,组织大家到外面去学习,大家的眼界宽了,思想也发生了改变。”讲解员说。

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(图3)

  记者走进一家名为“红家乐”的农家院看到,院里、屋里保留着乡村特色的木质地板、饭桌、碗架子、门帘子,阳光从红砖房的落地窗洒向屋内,一片明亮……

  “很多老党员在村子整村建设的时候起到了引领带头的作用,像眼前看到的这家‘红家乐’,是我们村子一位老党员刘明生开办的农家乐,也是村子的第一家农家乐。”郁林英介绍,刘明生当年营业就赚了四五万元,跟着刘明生,村里一家家特色民宿纷纷开建,今年十一假期,村里家家户户民宿客人都爆满。

  近年来,庙荒村以高标准创建 4A 级景区、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目标,着力建设美丽乡村,积极发展乡村旅游,“河南省卫生村”、“河南省最美乡村”、“国家 3A 级景区”、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、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等荣誉接踵而至。

  每天,在红旗渠畔庙荒村村中心的千年皂角树广场,是村民“集会”的地方。庙荒村将皂角树打造为萤火虫灯光树,晚上打开灯光,整棵树上就像有成千上万颗萤火虫在飞舞,非常漂亮。

  “老百姓对这棵皂角树也是有信仰的,它有1200多年历史,我们都称它为长寿树,所以我们的皂角也是不随意摘取的,都是等它自然成熟掉下来以后,大家才会捡回家。像前段时间的重阳节活动,还有每年的春晚,我们也都在这举行。”郁林英介绍,这是村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。

  在皂角树北侧,庙荒村将以前的塌房打造成了一个古书堂,里面是放着一些图书,包括体育用品,小学生每天下午放学以后,可以到这边来学习写字,老百姓称其为四点半课堂。

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(图4)

  “把脱贫攻坚作为整村的主抓工作,我们用两个精神来传承来发扬。”郁林英介绍,第一个精神,是发扬20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的精神,这是作为老一辈人的精神传承。第二个精神,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我们庙荒村人发扬“新红旗渠精神”即“脱贫攻坚精神”。正是这两个精神,把庙荒村打造成“幸福村”。

  “今后,我们仍主抓民富村强的工程,落实到位。最终目标就是让所有人的腰钱袋子鼓起来,让所有人腰杆硬起来,让所有人脸上的笑容更多,让村庄更美,这是我们庙荒村所有人的期盼,也是未来落实的各项工作的最重要的一步!”郁林英介绍道。

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(图5)

  大河网讯(记者 臧小景)“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,大家都应该来看看。”10月31日,在红旗渠畔庙荒村村中心的千年皂角树下,村党支部郁林英介绍,庙荒村是红旗渠唯一穿村而过的村庄,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采风游玩。

  庙荒村隶属林州市黄华镇,坐落在太行山麓、红旗渠畔, 南靠山清水秀的天平山,北依雄伟壮丽的黄华山。“庙荒庙荒,连庙都荒”,曾经,庙荒村村如其名,荒凉凋敝,村民出行难、吃水难,300多亩耕地靠天收……是黄华镇最穷的村之一,还是省级贫困村。

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(图1)

  如今,沿渠往村里走,到处都能看到石梯、石楼、石板房、竹林、篱笆、古朴苍翠,小院的名字也格外“别致”:尚德小院、自强小院、和谐小院……昔日贫瘠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打卡地”、“河南最美乡村”。

  当天,记者跟随“精神的力量——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庙荒村,一起见证“荒”村的“蝶变”。

  “劈开太行山,漳河穿山来,林县人民多壮志,誓把河山重安排。”20世纪60年代,林县人民为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,在党的领导下,靠着一锤、一铲、两只手,在万仞壁立、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“人工天河”。

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(图2)

  “以前村子到处都是泥土路,2016年,我们在整村改造时,采用了小石板铺路,像我们脚下踩的这些方方正正的石块是购买的,这些不规则的石块,很多是咱老百姓从汉河道里边捡的。充分发扬红旗渠精神,我们在整村建设的时候,老百姓给我们省了很大一部分的人力物力。”讲解员告诉记者。

  随着6.8公里村内道路实现硬化,安全饮水蓄水池和灌溉水渠建成并投入使用,天然气入户工程完成并通气,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部分竣工,3个文体广场全部完工……一项项村庄建设工程的实施,让村里的街道宽了,路灯亮了,公交车通了,环境整洁了。

  “俺做梦都没想到村里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。”有村民感慨说。“父辈当年‘战太行’,现在我们要‘富太行’、‘美太行’。”郁林英说,“无论是修红旗渠还是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,道理都是一样的。只要党的政策真正为老百姓着想,老百姓就有的是干劲,就没有干不成的事。”

  “俺村背靠太行山,红旗渠穿村而过,发展乡村旅游肯定行。”看到好些村通过乡村旅游走上致富道路,郁林英多次外出“取经”。

  当年红旗渠是一寸一寸挖出来的,如今的乡村振兴也在一件一件具体扎实的工作中推进。基础设施完善后,村里开始打造特色民宿产业,从农家乐的设计、注册到培训烹饪、学习创业,村里为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。

  “现在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家民宿,在以前整片地方都是断壁残垣,我们现在在这块地方打造了一个中高端的民宿,里面有台球厅,还有KTV。”讲解员指着渠对面的石板房告诉记者。

  “刚开始,大家对民宿是没有概念的,因为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这个小山村,他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民宿,什么叫做农家乐,也是那个时候,郁是四处筹集了1万块钱,组织大家到外面去学习,大家的眼界宽了,思想也发生了改变。”讲解员说。

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(图3)

  记者走进一家名为“红家乐”的农家院看到,院里、屋里保留着乡村特色的木质地板、饭桌、碗架子、门帘子,阳光从红砖房的落地窗洒向屋内,一片明亮……

  “很多老党员在村子整村建设的时候起到了引领带头的作用,像眼前看到的这家‘红家乐’,是我们村子一位老党员刘明生开办的农家乐,也是村子的第一家农家乐。”郁林英介绍,刘明生当年营业就赚了四五万元,跟着刘明生,村里一家家特色民宿纷纷开建,今年十一假期,村里家家户户民宿客人都爆满。

  近年来,庙荒村以高标准创建 4A 级景区、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目标,着力建设美丽乡村,积极发展乡村旅游,“河南省卫生村”、“河南省最美乡村”、“国家 3A 级景区”、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、“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”等荣誉接踵而至。

  每天,在红旗渠畔庙荒村村中心的千年皂角树广场,是村民“集会”的地方。庙荒村将皂角树打造为萤火虫灯光树,晚上打开灯光,整棵树上就像有成千上万颗萤火虫在飞舞,非常漂亮。

  “老百姓对这棵皂角树也是有信仰的,它有1200多年历史,我们都称它为长寿树,所以我们的皂角也是不随意摘取的,都是等它自然成熟掉下来以后,大家才会捡回家。像前段时间的重阳节活动,还有每年的春晚,我们也都在这举行。”郁林英介绍,这是村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。

  在皂角树北侧,庙荒村将以前的塌房打造成了一个古书堂,里面是放着一些图书,包括体育用品,小学生每天下午放学以后,可以到这边来学习写字,老百姓称其为四点半课堂。

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“蝶变”记(图4)

  “把脱贫攻坚作为整村的主抓工作,我们用两个精神来传承来发扬。”郁林英介绍,第一个精神,是发扬20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的精神,这是作为老一辈人的精神传承。第二个精神,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我们庙荒村人发扬“新红旗渠精神”即“脱贫攻坚精神”。正是这两个精神,把庙荒村打造成“幸福村”。

  “今后,我们仍主抓民富村强的工程,落实到位澳门新葡。最终目标就是让所有人的腰钱袋子鼓起来,让所有人腰杆硬起来,让所有人脸上的笑容更多,让村庄更美,这是我们庙荒村所有人的期盼,也是未来落实的各项工作的最重要的一步!”郁林英介绍道。

搜索